人之卷-商聖學庸的核心價值

~預計2019/04/30前完成上線,敬請期待!~

聖人之行--大人之學

【大學之道: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后,則近道矣。

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﹔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﹔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﹔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﹔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﹔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﹔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,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﹔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。】

職場上有所謂「金字塔結構的報告心法」,先點出主題(價值主張),再提出結論(價值運用),之後再去做補充說明(論證依據),力求簡短扼要,從大方向講到小細節,以聽者為主體的友善原則來溝通。【大學】這篇文章正符合這樣的原則:

「道」的本義是道路,引申為規律、原則等。大學者,大人之學(大人--頂天立地之人,天地人三才,人居其中);大學之道:立身處世最根本的學問道理。

※價值主張:大人之學,有三綱領--明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

1.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

大學的道理,在於彰顯人人本自具有,自身與生俱來的光明德性("明"「明德」),再推己及人,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(親民,新民也),而且精益求精,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變。

這樣的解釋,也與佛學思維相契合:

自覺--覺他--究竟圓滿

明明德--證菩提心(自覺);

親民--行菩薩道(覺他);

止於至善--究竟圓滿

註:「親民」即「新民」是南宋朱熹的論點,也許是受到後文「苟日新、日日新、又日新」而影響,而自四書成為歷朝國家考試用書,這樣的解釋也就被視為「標準答案」,這裡先依此分享,待日後有機會再分享個人淺見。

※價值運用:

大學之道,有其本末先後--定→靜→安→慮→得

2.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

能夠知其所止(止於至善),然後意志才有定力;意志有了定力,然後心才能靜下來,不會妄動;能做到心不妄動,也才能安於處境,隨遇而安;能夠隨遇而安,然後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;能夠思慮周詳,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。

知止: 知道「終極目標/未來願景」,才能夠「從未來看現在」,才能夠「預演未來」進而「創造未來」

3.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

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,凡事都有開始和終了,能夠明白本末、終始的先後次序,就能接近大學所講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。

※論點說明:修道的途徑有八階梯-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

此八個階梯是【大學】整篇文章的核心,儒者稱之為「八條目」,大人之學即「三綱領、八條目」

4.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
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(治國),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(齊家);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,一定要先修養好自己本身的德行(修身);要想修養自己本身的德行,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意(正心);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,必先使自己的念頭真誠、無私(誠意);要想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,必先明理─窮究事物的道理(格物致知)。--致知:知性(明明德)

※【研機於心意初動之時,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。】

5.物格而後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,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而後身修,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

經過一番窮理盡性的功夫之後(物格),一切事物的道理無不清楚明白(知至);明理之後,起心動念皆是真誠無妄(意誠);起心動念真誠無妄,自然存心端正無私無偏(心正);身心端正無私,自然會好好地修養德行(身修);能夠修養德行身體力行,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(家齊);家庭經營得井井有條之後,才能夠治理好國家(國治);國家的治理能夠上軌道之後,才能進一步使天下太平(天下平)。

註:周朝是採以周天子為核心,分封各地諸侯來治理,故所謂「國」是指各地諸侯所治理的區域而言,而「天下」就是指所有歸於周天子所統轄的範圍。

註:把「格物致知」推論為「窮究萬物的事理,以求原理真知」,才能與前文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后,則近道矣。」相互呼應,真知力行才能得到(道)。

6.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;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

上自天子,下至平民,一切都要以修身為做人處事的根本,一個人沒有內聖修養的工夫,卻想齊家治國平天下,沒有可能的!把切近的修身看得不重要,反而去高談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。就像領導人自己不能以身作則,卻奢望部屬盡心效力一樣,緣木求魚;如果不在三綱領、八條目上去下功夫,不努力卻期待能有所成效,這樣的事情是不會存在的。

儒家心法--中庸處世

儒家道統之傳承由「孔子(至聖)→曾子(宗聖,孔子"心傳"弟子*,著《大學》)→子思(述聖,孔子之孫,著《中庸》)→子思弟子→孟子(亞聖)」,而《中庸》,素有儒家核心思想之稱(心法筆記)。於此僅試著導讀分享一、二,或有認知不夠透徹之處,還望有學者先進多加補充回饋,俾使眾後學得以一窺儒門心法之真諦。

《 論語‧里仁篇》 子曰:「參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

子出。門人問曰:「何謂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

其實孔子的道,本質上與老子的道,沒有什麼不同,都是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的,與禪宗起源"拈花微笑"的典故一樣,都是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無法言說的;孔子傳"心法"給曾參,其門人聽不懂而問道於曾參,曾參也只能應機而教,"天道"是無法言傳的,能傳的就是"人道":忠恕(忠→盡己之心,恕→推己及人);《尚書‧大禹谟》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唯精惟一,允執厥中」(民心如流水善變,道心微妙幽深恆久,一以貫之,即實踐中庸之道)。

《中庸》,是這數百年來科舉考試必讀必背的四書之一,從小背誦的宋朝儒者(程頤)曰:「不偏之謂中,不易之謂庸(不易:依循"中道"而不改變);中者,天下之正道,庸者,天下之定理(依循"中道"是恆常不變的道理)」,程頤弟子朱熹在《四書章句集注》中補充「中者,不偏不倚、無過&不及之名。庸,平常也。」國學大師南懷瑾卻評論這些話:實在都在玩弄文字上的文學遊戲,望之成理,探之無物,也是「徒有虛言,都無實義。」個人會想導讀《中庸》就是因為這段話而來。《中庸》是儒門心法,是儒學的終點也是起點,"方向不對,努力白費",正如《大戴禮記‧保傅》所言:易曰『正其本,萬物理;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,故君子慎始也』;套一句衛生紙的廣告語:差一個字,就不是X潔喔。蓋"讀聖賢書,所學何事?",不正是追尋宋儒張載(橫渠)的腳步:「為天地立心、為生民立命、為往聖繼絕學、為萬世開太平!」

儒家中庸之道,首重內在本性的"誠"字、外在修養的"慎獨",研究《大學、中庸》,建議先不要研究宋儒程頤、朱熹開創之新儒學觀點(理學)。朱熹被稱為「理學集大成者」,其學說融合了道家、佛家之觀點,此派觀點是真知灼見的正宗儒學(撥千年之亂而反正)或是亂世根源的誤國之學,評價相當兩極,個人研究不深,無從識透真假,僅能建議先擱置一旁,在研究先秦儒家正宗經典之後(以經解經,首尾相接、脈絡相通),再去「博觀約取」,才可避免先入為主之刻板印象,也就是先不要看朱熹的《四書章句集注》,《大學、中庸》也請先看《禮記》的原始版本,不要先看朱熹編撰版之注解。

※《中庸》的儒家心法

【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脩道之謂教。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。

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;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】

上天所賦予萬物的本質,稱之為「性」(本性、自性;鳥在天上飛,獸在地上走,魚在水底游);依循本性而為,稱之為「道」(天道);學習怎樣才能依循本性而為(人道),稱之為「教化」。所謂的「道」,是片刻也不能違背本性的,只要離開了本性(自性),就不再是符合「道」的天命法則了。所以君子對於自己看不到、不易察覺的地方會特別戒慎恐懼,因為君子知道在這看不見、不易察覺的時候,是最容易顯現反應出一個人的內在修為(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),所以君子在獨處的時候會特別慎重小心(起心動念無一非業,不怕念起,就怕覺遲!)

喜怒哀樂在情感未舒發的時候,心是寂然不動的,稱之為「中道」(陰陽未分的渾然一體,混沌);而當情感觸發時皆能合乎節度(中ㄓㄨㄥˋ 節),稱之為「和」(陰陽調和的恰到好處,圓融);中道,是讓天下穩定的根本(天下之大本);和,是中道(天道&人道)之實踐(天下之達道)。只要能夠推展「中和」到極致(致中和),那麼天地萬物自然就能各安其所、各遂所生了(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)。

某日親人與我論說「我的做人之道就是奉行中庸之道」,問說「何謂中庸之道」,說「就是不偏不倚、不走極端,凡事得過且過就好,人生不必太認真」,唉!這正是朱熹在《四書章句集注》中論述的缺失「中者,不偏不倚、無過不及之名。庸,平常也」。中庸之道即「中道」,《中庸》「誠者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從容中道,聖人也」,都說是"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"了,為何又誤導"中"為"不偏不倚"?「致中和」是"發而皆中ㄓㄨㄥˋ節"的恰到好處,是無過與不及的適性圓融,不是不偏不倚的折中鄉愿。

以"諮商輔導"為例,有些人即使"輕聲細語"也能"一言一重"的欣然領受;有些人卻非得要用"當頭棒喝"的方式才能覺醒領悟;再以"情緒管理"為例,許多號稱情緒管理專家的,往往把自己的人生弄得亂七八糟,究其原因,無非是以為情緒管理就是要人努力維持心平氣和、不能隨意發脾氣,情緒能量的流動只進不出,長期壓力累積下來,情緒總要找到出口來宣洩,於是就變成人生的真實相(混亂的人際關係--夫妻、親子...)。情緒管理在"致中和"的作用,就是讓人可以發洩情緒卻又不會傷人害己的平和過生活(發而皆中節:每個人都有發洩情緒的權利,但沒有傷害他人的權力,而有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義務)。我心中經常感慨,不懂中庸之"中 ㄓㄨㄥ 用",就算熟讀《中庸》也不"中 ㄓㄨㄥˋ 用",不可不慎重啊。

中華商道--千年傳承

中華傳統儒家必修的功課【四書五經六藝】: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「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」

四書: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《大學》《中庸》

五經:

 《詩經》《尚書》《禮記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,

  簡稱為「詩、書、禮、易、春秋」

六藝:

 禮、樂、射(射箭)、御(騎馬)、書(書法)、數(算數)

《禮記》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,也是一部講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,其中最有名篇章除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以外,尚有《學記》與《禮運大同篇》等;儒家的兩大心法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實為立身處世必修的根本大法,更是如今商業社會的經營寶典。

一、當孔子遇見老子

春秋戰國時代,是中華民族一段既殘酷又輝煌的歲月:殘酷是因為戰亂連年,臣弒君、子弒父的案例層出不窮;輝煌是因為影響中華文化三大宗派「儒釋道」就有儒道兩大宗派在這一時期奠下傳承千年的根基。也因為儒道的思想有著本質上的差異,加上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,大多是老子給予孔子的「嚴厲指教」居多,於是史記司馬遷的那句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」就成了儒道兩派紛爭的開端,本是一段美好的相遇(教學相長),卻蒙上了千古之冤。

翻閱中國古代典籍,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,《史記》、《莊子》、《呂氏春秋》、《禮記》、《孔子家語》等都有記載,其中真偽難辨,也因其中有許多看似道家駁斥儒家學說的論調,而爭辯不休。於此謹以《史記》中的記載略述分享如下:

《史記‧孔子世家》:

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:「請與孔子適周。」魯君與之一乘車,兩馬,一豎子俱,適周問禮,蓋見老子云。辭去,而老子送之曰:「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,仁人者送人以言。吾不能富貴,竊仁人之號,送子以言,曰:『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,好議人者也。博辯廣大危其身者,發人之惡者也。為人子者毋以有己,為人臣者毋以有己。』」孔子自周反于魯,弟子稍益進焉。

「智者樂山,仁者樂水」,孔子以聖智聞名(國際大師),老子則以仁者自隱(圖書館管理員,一說是館長),孔子拜見老子,一個有心求教(大概是史上第一個公費留學生,有車有馬有隨從),一個也就真心指教:「一個聰明而且眼光深遠,的人,看問題總是比別人看的深刻、觀察入微,因此容易提出評論、意見,但也往往更容易招致殺身之禍(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,好議人者也。)而一個知識淵博且能言善辯、志向遠大的人,往往愛揭發別人的缺點和短處,像這種人往往又會讓自己的身家性命陷於危險之中(博辯廣大危其身者,發人之惡者也)。」因此,老子最後勸戒了孔子「毋以有己」(做人不要太堅持自己)。

《史記‧老子韓非列傳》:

老子者,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,姓李氏,名耳,字耼,周守藏室之史也。孔子適周,將問禮於老子。老子曰:「子所言者,其人與骨皆已朽矣,獨其言在耳。且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。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驕氣與多欲,態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於子之身。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」孔子去,謂弟子曰:「鳥,吾知其能飛;魚,吾知其能游;獸,吾知其能走。走者可以為罔,游者可以為綸,飛者可以為矰。至於龍,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。吾今日見老子,其猶龍邪!」老子修道德,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。......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,儒學亦絀老子。「道不同不相為謀」,豈謂是邪?李耳無為自化,清靜自正。

孔子既然好學不倦、樂於求知,有真心受教的君子胸懷,老子也就誨人不倦、不怕得罪,秉持衷心傳教的長者風範。老子教給孔子兩個重要的生活原則:

1.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:

孔子後來也以此為準則,可惜生不逢時,遇不到「邦有道」之時。

《論語‧衛靈公篇》子曰:「邦有道,則仕;邦無道,則可卷而懷之(包袱款一款,浪槓去別家也--周遊列國)。」

《論語‧泰伯篇》子曰:「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」

2.去子之驕氣與多欲,態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於子之身:

除去你那驕傲之氣和過多的慾望,也除去你這擺譜的臉色和過高的志向,因為這些都對你自己毫無益處。(註:當時孔子已是聞名國際的大學者,所以遠在楚國的老子,也才願意接見孔子)

大家不要小看這些歷史典故,學歷史,一則啟發智慧,二則了解人性。老子既以自隱無名為務,又講「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(56)」,如果不是孔子在國際間已頗有名氣,已經是一號人物了(Somebody),老子又豈會接見孔子;如果不是老子對其言論也相當清楚,又豈會講的如此露骨坦白?

修行的實證:

《老子‧第22章》「不自見故明,不自是故彰,不自伐故有功,不自矜故長。」

《論語‧子罕篇》「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

孔子平日為學治事,戒除四種執著知見:

不憑自己的想像而妄加臆測事情;對人、對事,不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;

不固執己見;不自以為是、自私自利。

二、道不同,不相為謀

於此,先將這經典哲學的觀點異同之處--道家VS.儒家,分享給大家

1.道家老子的社會觀察:

老子對當時社會觀察的結論是【天道失,人道起;容易迷失在假仁假義,虛偽的道德假象中】,老子在第18章講「大道廢,有仁義;智慧出,有大僞....」、第19章講「絕聖棄智,民利百倍;絕仁棄義,民復孝慈 ....」,莊子甚至講「聖人不死,大盜不止」,所以道家才主張【返樸歸真:無所為ㄨㄟˋ而為ㄨㄟˊ(無為而治)】,秉持的是易經‧坤卦【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】的精神。

2.儒家孔子的愚公精神:

儒家的看法不同,認為【人道盡,天道成;自己把倫理綱常做好,自然可以回復天道】,【大學】(乃大人之學,亦是大仁之學)開宗明義即講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(三綱領)」、以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(八條目)」為己任,所以主張【藉假修真:有所為ㄨㄟˋ而為ㄨㄟˊ(天下大同)】,秉持的是易經‧乾卦【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】的精神。

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」,現代人往往只因為價值觀或理念不同,就形同陌路,甚至是「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」的互相為敵、攻訐,難道只因為「道不同」就不能是朋友嗎?《史記‧伯夷列傳》記載:「子曰『道不同不相為謀』,亦各從其志也。」孔子拜見老子,其實就是兩大高手之間的「如切如磋、如琢如磨」罷了,又何需隨著那「庸儒之言、俗道之論」而一般見識呢?返樸歸真也好,藉假修真也罷;能頓悟固然好,肯漸修也不差;孔子和老子的「道」不同,但殊途同歸,就像「人」字的一撇一捺,山登絕頂了,自然也就相見了,儒家、道家的發展,不過是符合了易經上所說的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而已,甚且是「一個陽中有陰--中庸之道,一個陰中有陽--常無&常有」。

【參閱】

1.未境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 --by 佛洛斯特 Robert Frost

「黃樹林中有兩條路,我選擇了人煙稀少的那一條,而此後造成了所有的不同。」

 ~ 松柏企管研習中心:專業的企業經營問題解決中心‧真誠的個人生涯諮詢服務機構 ~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